工作要做到极致
2018/8/22 9:24:00 90
在工作中,“做完”和“做好”虽然仅一字之差,但前者只是完成了某项工作,而后者则不仅是完成了工作还有一个好的结果。一项工作如果你抱着“差不多”的心态,只是完成而不注重结果,那么你将和职场中的大多数人一样,注定得不到晋升。
1 一旦执行,就应付出100%的努力
很多人都曾抱怨过:“我们老板每天都让我做这做那,而且很多事情都是重复的,烦都烦死了,您说我该怎么办啊?”每当这时,我就会反问他们:“那你有没有想过,除了基础的日常工作,老板为什么会让你反复去做同一件事呢?你在第一次执行时是不是哪里没有做好呢?老板是不是因为对之前的执行结果不满意,所以要你再做一次呢?”
我发现,大部分人都回答不上来我的问题,因为他们“心虚”——只知道自己做完了很多,却不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。
那么,每天看似忙碌不停的你,在工作中执行任务时,是否也只是满足于“做”,却忽略了做的“结果”?虽然,“做完”和“做好”仅有一字之差,但二者的本质是不同的。前者执行了但却不到位,只是走过场或者是纯粹地应付了事;而后者不但执行了,而且到位了,它代表着对自我目标负责、对上级组织负责,对公司利益负责。
而一名员工是否有较高的执行力,关键就在于他重视“做好”这一结果,所以,如果各位想要提高执行力,千万不可自我满足,更不可自欺欺人,明明是自己一开始就没有执行到位,最后却把责任怪在别人头上。
既然执行了,就要付出100%的努力去做事,一步到位交出满意结果,否则拖延到最后不合格,老板就可能反反复复地要求你重新执行,直到符合要求为止,但这不仅浪费了企业的资源,更浪费了你自己的时间。
2 没有结果的事,等于没做
有一年年终,我收到一家公司邀请前去参加年终表彰大会,当然不是表彰我,而是希望我借此机会和他们确定来年给员工培训的课题。
在表彰过程中,我发现那些获得奖励的员工,无一例外地是出色完成任务的人,而台下那些没有出色完成任务甚至没有完成任务的人,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领奖了。
很明显,同事对于我的解释很不满意:“99.9%和100%差别就那么大吗?明明就是没有差别啊?”“不,你错了!我相信很多人都和你一样抱有这样的错误观点,虽然99.9%只要再努力一点点就变成100%了,其实不然。
这就像比赛一样,最终总要分出个胜负,如果大家实力相当,或者在99.9%时的成绩都是一样的,那怎么来评判呢?
这就要看最后那0.1%了,谁坚持下来了,把最后这0.1%的事做好了,谁就赢了。
所以,我们看到,在一场比赛中,平局的现象毕竟是少数的,大多数的比赛还是分出了胜负,因为大部分人还是输给了那0.1%……”
我正欲继续向同事解释,他却突然打断了我:“哦,您这么一说,我想起一件事,前不久我们主管辞掉了一位助理,原因是主管让助理给客户打电话,结果没人接,助理也没再去理会,当时我还想至于么,但现在我算是明白了,因为他电话虽然打了,但却没有任何结果……”
没错,一件没有结果的事,做是做了,但是它有什么意义呢?
但不幸的是,在企业中,和同事最初的想法一致的员工大有人在,在他们看来:我只是企业雇佣的一名员工,我在这里上一天班就有一天的薪水,至于执行得如何,企业有没有赚到钱,那是老板和企业自己的事,与我无关。
所以,大部分人都只是像没有得奖的同事那样只做到99.9%,虽然可能已经尽力了,但却将最终结果好坏抛在脑后,企业不给这样的员工任何奖励也是理所当然的。
3 执行落地三法则
法则1:纠正“差不多”心态
纵观市场上的名牌企业,为什么它们的牌子百年屹立不倒,经久不衰?因为他们不但在产品品质上精益求精,对于人的管理也更加精益求精,他们从不允许自己的员工做事时总是一副“差不多”的心态。
我曾去到过一个知名的大企业,我发现他们每个员工手里都有一个比中华字典还厚的工作手册,光一项流程就有好几十页,这说明了什么?
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,要想做得出色,受到认可和欢迎,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,这也是把事情做好的保证,如果总是觉得“差一不二”就行了,那你将永远停留在“做完”那一步。
法则2:在执行中树立个人品牌
在如今这个年代,人们对于一份工作的渴望,早已不再是谋生的工具那么简单,每个人都渴望在职场中闯出一片天地,业绩出色,有所作为。所以,很多人对于职业的情感都是神圣的,工作更多地成了一种精神支柱。
既然如此,一次高效的执行不仅可以带给你一个圆满的成果,还能使你渐渐树立其自己的品牌,产生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。
所以,既然做就做好,这样一来,你的整个工作流程就会变成一种良性循环,任务就会轻松一步到位地搞定。
法则3:对自己和结果负责
执行得不好,说到底其实是一个人对自己和结果不负责任的表现,而这样的人在职场中是很难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的。
因为竞争力的基础是执行力,执行不到位,甚至谬以千里,你之前描绘再好的蓝图也只是一张废纸,你交出来的最终结果对企业没有任何价值,不过是在浪费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罢了。
所以,身为企业员工,不要一味地背诵执行的重要性,更要在实际行动中把任务执行到位,对自己和结果负责,这样才能在“做完”的基础上“做好”,逐渐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
尊重原创声明:
本文来自网络汇总整理,仅作分享学习之用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标签
您可能感兴趣的
- 职场屌丝如何结识高端人脉
- 职场新人,五种人,不可学!
- 为什么老板不愿意给你加工资?
- 职场35岁现象:迄今我看过最好的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
- 给职场青年的十个建议
- 职场黄金法则20条
- 上班族午休时间短 午餐这样吃更健康
- 远离职场“抑郁症”
- 牛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
- 一个小聪明,毁了前程,所有人都应该深思
- 年轻人,最快的升职方式就是慢慢来
- 职场二十四章经,建议收藏
- 职场上的“打工者心态”,正在悄悄毁掉你
- 职场人必读的10个经典励志小故事
- 职场上的另类吃亏
- 趁年轻将“坏事”干尽
- 勇气致胜
- 4个早晨,4种职场,4类人生
- 低学历的人,如何让自己越来越值钱
- 与其为结果着急,不如踏实解决问题
- 为躲年会辞职 成为了职场人一年一度的大姨妈
- 性格内向者的面试技巧
- 如果你的公司具备这些,那么你一定要留下来
- 职场老员工的六个离职忠告
- 这些职场沟通技巧,你知道吗?
- 应届毕业生:应聘季来了,你如何应对?
- 谨防大学生求职骗局,擦亮双眼见招拆招
- 试用期的几大“坑”
- 职场人,要学会管理情绪
- 三个技巧让你在职场快速提升
- HR在微信上怎么跟候选人沟通?
- “你的理想工资是多少”,面试官到底想问什么?
- 保证工作更顺心,这15条你一定要学
- 不要做一个听命行事的员工
- 职场萌新修炼手册
- 简历中的工作经验到底要怎么写
- 房产销售最头疼的17个难题
- 如何快速走出职场低潮期
- 做完与做好的区别就是人生的差别
- 职场焦虑不是辞职能解决的
- 职场空窗期,社保如何不断档
- 职场新人被欺负了怎么办?
- 就业指南——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
- 怎样利用午休1小时,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?
- 应聘UI设计师时投递简历注意的几个方面,了解一下!
- 千万不要跟同事说这四个话题!
- 面试前紧张焦虑不自信怎么办?
- 初入职场,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?
- 合理缓解职场压力 保持心理健康状态
- 如何给候选人最好的招聘体验?
- 好公司的工资及福利待遇有这些!你公司有吗?
- 会场打拼多年后,一定要掌握的4个核心竞争力
- 未与员工签合同,人事专员负全责?
- 大学生求职防骗技巧!
- 在职场中该如何打电话?
- 工作中需要充电的四个信号
- 别让低情商变成你的标签,提升小技巧学起来
- 转行前你准备好了吗?
- 你最不应该着急去跳槽
- 劳动者因个人原因未提前预告解除劳动关系,应赔偿用人单位经济损失
- 从根本上提升工作成效,只需要2招
- 应聘公司是否值得你加入需要哪些标准?
- 这六种情况,公司不得随意解聘员工
- 职业规划要契合自身
- 面试中如何回答自己的缺点呢?
- 董明珠:开除10个不合格员工,不如干掉他们的领导!
- 职业生涯规划到底有多重要?
- 如何减少员工的流失率?
- 如何沟通顺畅、人际关系变好?
- 快速升职加薪需具备哪些条件?
- 一定要远离的7大职场致命坏习惯
- 业务技能面试有什么技巧?
- 中途离职的员工可以获得年终奖吗?
- 职场人必不可少的七种勇气
- 掌握这5点,帮你快速扎根新公司
- 告别3种不良的形象
- 企业容易走入的六大薪资误区
- 找工作是去大公司好还是去小公司好?
- HR电话邀约的步骤及话术
- 10个方法帮你改掉拖延症
- 职场贴士| 这四种“劳动关系”不受劳动法保护
- 职场离不开这六条法则
- 求职找工作中应保持思绪清晰
- 职业规划要契合自己的性格、特长与兴趣
- 员工休假期间受伤算工伤吗?
- 4项技巧助年轻职场人具备晋升潜力
- JAVA工程师个人职业规划
- 如何评估自己的职场价值
- 面试常见提问方式及技巧
- 换工作麻烦了解一下!
- 面试时的实用技巧
- 怎样与各类同事相处